内外形势严峻 内地人为什么都到香港买宝石?(组图)

一个诡异的数据出现了。

去年11月,中国内地进口走势整体比较疲软,但唯独进口自香港的贸易一枝独秀,相比同期大涨近两成。

而且最关键的是,支撑这个亮眼数据的不是往常的机械、电子设备,而是一颗颗的宝石。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,去年11月份,香港对内地的出口额中,超过一半是宝石在做贡献。

事出反常必有妖。在这种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下,内地人买那么多宝石到底要干什么?

你可能不会知道,宝石除了能够在聚会的时候亮瞎老同学的眼,还可以兜兜转转,漂洋过海,换成银行账户上的数字,成为今日中产阶级一个不可言说的“秘密”。

01

变化悄悄藏在数据里。

在中国内地11月份进口额下降15.7%的情况下,内地对香港的进口总额反而异常坚挺,逆势升到10亿美元,同比涨了18.8%。

不过,在这个10亿美元的进口数额中,超过一半是宝石在做贡献。据香港统计局的数据,去年11月份,香港对内地的出口中有53%的出口额来自于各种宝石。

5.3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?

假设一个婚戒1万元人民币,宝石成本占一半,足够做成7万多枚戒指,完全可以堆成一座小山。

这个天量数据隐藏着两个诡异的地方——

其一,从往常的经验来看,内地从香港进口过来的多是一些电动机械、办公类机器。像2017年一整年,这些产品就占到了内地进口总额的53%。宝石通常是配角的身份,怎么突然就火了呢?

其二,人民币贬值的大背景下,宝石价格往往上涨,一向聪明的中国人,怎么会“避贱择贵”,疯狂从香港买宝石?

答案,可能就在宝石本身的特质上。

FT中文网在一篇报道中提及,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货币策略主管埃尔莎•里格诺斯(Elsa Lignos)指出,不仅在11月份,早在人民币贬值的过去几个月里,香港出口到中国内地的宝石数量就急剧增加。

数目激增的宝石中,以钻石、蓝宝石、蛋白石这一类较为贵重的宝石数量居多,小小一颗,不仅价值不菲,还便于携带。

试想一下,进口到内地的宝石又被人们装在包里,人肉带到香港珠宝店,此时换回的可能是港币、美金。这一来一回间,宝石就成了资本流失的工具。而且,一切都是在你情我愿的“合法交易”中进行,神不知鬼不觉。

对大富豪来说,这些流程可能过于费劲。所以做这些事情的,很可能是中小富豪,在外汇管制日益加紧的当下,利用宝石通道快速变现。

02
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

2016年上半年,香港对内地的宝石出口额也是大增。那一年,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,外汇储备也快速跌破3万亿美元。据FT报道,当时宝石占香港对内地出口额的比例高达90%,简直就要爆棚冲上天了。

随后,资金出境的门槛和流程迅速提高,外汇储备流出的趋势被止住,宝石出口额才跌回原位。



(FT:过去几次香港出口到内地宝石激增的时间)

似乎,每一次进入人民币贬值的周期通道,香港出口到内地的宝石数额就会一同波动。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含而不宣的联系。

像2018年下半年,人民币的波动速度甚至超过了两年前,恰好与前面宝石贸易出现高峰的时间点重合。

(2016年和2018年下半年是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大的时间)

内地人对宝石的“间歇性狂买症”,通常都发生在中产阶级神经最异常紧张的时刻。而背后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汇率波动和经济下行带来的焦虑感。

最近几年,为了响应产业升级的规划,中国经济进行新旧动能转换,在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面前,中国正试图以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。但技术红利还未能凸显出来,中国的内外形势又发生了剧烈变化。

这时候有的人就开始腾挪资产配置了,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,比如前段时间利用离岸家族信托的四大富豪家族。

贸易摩擦已持续了快1年。别说经济上的影响,心理上的影响可是显而易见的。看看A股这个熊样就知道了,只要美方一说加关税,第二天股市就大跌。

一连串意外接连炮轰。曾经有一段时间,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价跌穿6.96,半只脚迈入“7”大关。许多人都拿起了“武器”打响资产保卫战。

大富豪有离岸家族信托,混了大半辈子的中产阶级也不会就此认命。于是,才有这些试图避开监管的幺蛾子事件出现,2019会是更加不寻常的一年。屯粮过冬,共克时艰,才能迎接最后的曙光。

推荐阅读